湛江市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暨人大代表联络站周年庆活动举行

湛江 更新于:2025-10-31 11:06
  • 太空沉思

    10月29日,湛江市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暨人大代表联络站周年庆活动成功举办,现场通过专家解读中华白海豚监测数据、播放年度宣传片和协会年度总结视频等形式,全面回顾了一年来的保护成果,为后续守护“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守护海洋生态凝聚更多力量。

    去年8月,湛江市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正式成立。一年来,协会在海洋生态保护、中华白海豚科普宣传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公益宣传与科普教育成效显著

    协会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公益宣传。在线下,于湛江吴川国际机场、湛江西站等场所悬挂宣传画,并将中华白海豚温馨图片印在机票上,使其成为传播海洋保护理念的流动名片。在线上,通过主流媒体和协会公众号发布图文、视频,生动展现中华白海豚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紧迫性,吸引大量网民关注互动。

    同时,协会与湛江市教育局、科协联合策划“珍爱家园 保护海洋生态”科普进校园活动,计划五年举办300场。截至目前已成功开展44场,参与人数达6429人次,活动形式包括专家讲座、科普展览、互动游戏等,有效激发了公众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环保意识。

    生态保护行动扎实推进

    协会组织会员和志愿者开展净滩行动10次,参与超1000人次,覆盖雷州湾、吴川鉴江海岸等多处海滩,累计清理垃圾上百袋,改善了海滩环境卫生。2024年12月,协会出资并组织在遂溪县城月镇官田村铺设了一条30多米长的玄武岩石小道,为玉蕊红树林构建特色通道,既促进了生态旅游,也减少了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生态环境的干扰,间接支持了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保护。

    志愿者们共筑“玉蕊石径”。 吴东俊 摄

    玉蕊。 吴东俊 摄

    积极参与海豚救护与国际交流

    在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指导下,协会积极参与雷州湾沿岸海豚救护工作,在特呈岛、南三岛、硇洲岛共参与六次救护活动,获取伤亡海豚第一手资料,为保护工作提供技术依据。2025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雷州湾中华白海豚获赠全国首张救护保单。

    中华白海豚获赠保单。 龚钰坤 摄

    在国际合作方面,2025年6月,协会受法国尼斯市政府出席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推动湛江与尼斯签署友好城市协议。中华白海豚作为湛江与法国尼斯的友好纽带,推动双城携手签署友好城市协议。由中共湛江市委宣传部、湛江市外事局指导,湛江市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联合法国导演和湛江沸点影视共同创作的纪录片《海上大熊猫》在展会推介会上精彩亮相,首次向世界展示雷州湾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风貌,获得国际好评,提升了湛江保护工作的国际影响力。此外,纪录片还在2025“深·爱”公益影像周脱颖而出,斩获影像周最高荣誉“金蝴蝶奖”。

    未来持续守护海洋生态

    湛江市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承保护宗旨,加强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社会各界的合作,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扩大科普宣传覆盖面,加大净滩行动和栖息地保护力度,积极推动相关保护政策制定实施,为中华白海豚创造更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

    撰文:邓安祺 通讯员 何玲

    【作者】 邓安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