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市东融粤港澳大湾区,南向海南自由贸易港,西接北部湾城市群,北通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多项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当前湛江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今年上半年湛江市进出口327.6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高于全省。湛江市外向型企业抢抓RCEP机遇加速“出海”,开拓国际市场成效明显;与此同时,企业“出海”也面临关税波动、贸易合规、投资准入限制等风险和挑战。为帮助企业应对涉外法律风险,搭建涉外法律服务对接平台,广东省商务厅和广东省司法厅于7月29-30日在湛江联合主办“以法慧企,粤行越稳”涉外法律服务湛江专场活动,涉外律师聚焦关税背景下的订单风险、RCEP贸易合作、投资东盟风险等主题开展法治宣讲。
本次活动由湛江市商务局、湛江市司法局承办,广东省律师协会、湛江市律师协会、湛江市进出口商会、湛江市水产协会协办,内容包括行业协会调研、涉外法治宣讲会、企业合规体检等。7月30日上午,广东省商务厅、广东省司法厅和湛江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出席涉外法治宣讲会并致辞,湛江市商务局、司法局、各县区商务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湛江市有关商协会、企业、涉外律师代表等共100多人参加了活动。
领导致辞
imgarr
广东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张萍指出,当前国际经贸形势复杂,美国关税冲击明显,多国原产地与转口贸易管理趋严,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加,对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她建议,商务部门要与司法行政部门紧密合作,形成推进涉外法治建设的工作合力;省市涉外律师要加强联动,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发更好的涉外法律服务产品;外经贸企业要用好政府部门搭建的平台,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imgarr
广东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黄奕指出,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他建议,广大律师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升自身的涉外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主动贴近企业,加快了解和适应市场和产业的变化和调整,开发更多“量身定做”的法律服务产品;省市司法行政部门、律协与商务等部门和有关商协会要进一步加强紧密合作,找准服务点,搭建更多、更优对接平台,全力推进法律服务资源融入实体经济领域,以高水平法治服务保障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imgarr
湛江市政府副市长何嘉旻指出,近年来湛江市外经贸得到长足发展,“十四五”期间货物进出口从2020年的442.4亿元增至2024年的616.1亿元,年均增速8.4%;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327.6亿元,增长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法律风险和挑战也日益增多,急需专业的涉外法律服务来保驾护航。她表示,此次活动既是法律服务与企业发展的深度对接,更是助力湛江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企业用好此平台,积极了解国际经贸规则,防范涉外法律风险,更加从容地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
主题演讲
,时长25:53
广东育资律师事务所潘立冬律师介绍了“全球关税背景下企业应对对美订单法律风险策略”。他从合同履行及变更解除、美国海关原产地规则、海关价格申报、出口管制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涉外法律风险并提出对策建议。他建议企业要抓住政策窗口期,调整合同条款,加入“特朗普不可抗力条款”;建立原产地合规团队,利用美国海关“预裁定”机制;规范价格申报流程,避免回溯审查风险;筛查出口管制清单,实施“双人复核”机制。
,时长20:42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闪涛律师介绍了“新形势下中资企业与RCEP成员国国际贸易法律风险防范”。他以国别+案例的形式,介绍了RCEP各成员国在国际贸易方面的法律合规要求,其中既有高频高发的风险领域(例如原产地规则的适用、产品认证等),也有新型法律风险(例如碳配额、数字税等),还有马来西亚的清真认证规则和泰国有关农产品许可要求等。他指出,企业出海是“长期战”,风险防范需前置,建议企业吃透目标国规则,提前做好认证注册、知识产权布局、合规审查及风险对冲等。
,时长30:46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王偕林律师介绍了“中企赴越南投资需重点关注的法律问题”。他分享了赴越南投资遇到的土地权属纠纷、劳动争议、知识产权纠纷等典型案例,介绍了越南外资准入政策及审批流程,详细解读了中越劳动法核心差异以及越南知识产权制度采取申请在先而不是使用在先的原则。他建议企业投资前要做好法律、财务尽职调查;投资中做好合规运营,配备专业团队;投资后做好持续管理,跟踪政策变化,维护与政府部门和商会的关系。
企业互动
7月29日下午,省、市调研组一行到湛江市水产协会实地调研。与会企业反映,发展海洋产业国际合作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关税波动下的合同履行、FDA贸易壁垒、检测认证标准不一、海外法律政策查明等。对于企业提出的问题,调研组一一回应,现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imgarr
imgarr
7月30日上午涉外法治宣讲会,湛江市进出口商会代表介绍了本地进出口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对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供应链韧性建设、海外建厂的涉外法律需求,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行业信息共享和交流,搭建企业与法律服务机构的沟通合作平台。湛江市商务局公平贸易与法规科负责同志宣讲了对外贸易调整援助政策,支持企业为消减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措施、进口严重冲击、贸易摩擦等采取措施开展贸易调整的项目。
imgarr
imgarr
7月30日下午,省、市调研组主动上门为企业开展合规体检。涉外律师结合已处理的案例,对企业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并提出合理化的法律意见建议。现场还为企业送上防范涉外法律风险的相关手册。
imgarr
imgarr
广东省商务厅和广东省司法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以法慧企,粤行越稳”是两厅联合打造的品牌活动,主要目的是搭建涉外法律服务对接平台,帮助企业了解掌握国际经贸规则,有效提升境外合规经营和风险防控能力,目前已累计举办33场。下一步,两厅将继续加强协调联动,加大涉外法治普法力度,助推企业“走出去”行稳致远。
热点问答
问题1:我公司一直受到印尼SNI认证新规制约,去年他们提出要求我们厂所有产品都必须授权印尼本地客户专利,我想问一下,签订授权合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风险?
imgarr
潘立冬律师:印尼SNI认证是对家电企业以及其他涉及到健康安全产品的特别性的要求,而且按照印尼新的规则,需要指定在印尼本地的企业办理SNI认证。在这种情况下,对方提出专利授权,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对于专利的被许可人要约定严格的地域和有关产品种类的要求,不允许被许可人随意扩大地域或者是产品的类别。第二,对于专利授权许可后,对专利的使用有严格的管控,如果出现违反或其他问题,专利权人有权随时终止相关授权。第三,对于专利授权后双方业务合作过程中发生的延展技术或者专利申请权,专利权人可以约定对自己有利的条款,例如,如果基于专利权人的专利被许可人在使用过程中创造或发展新的技术,技术的权属以及专利申请权应当归属于专利权人。此外,类似的许可协议还可以约定有关争议解决的事项,比如约定中国的法院和仲裁。
问题2:我们中小企业做买卖都是通过邮件与客户对接,日常都是货物规格和货款交付说清楚就行。但是客户有时对货物规格的说明不够清晰,货物发过去就说我们没有按照要求来生产,剩下货款就不给了。请问类似情况如何做好风险防范?
imgarr
闪涛律师:根据我自己的从业经验,很多纠纷产生的源头都在于企业没有重视合同的签订。合同是在未来发生的纠纷时,维权的重要的证据之一,企业需要认真对待除了标的、价款、质量等关键条款之外的其他合同条款,每一个合同条款都有它存在的法律意义,也往往会成为维权中的焦点问题。在国际贸易中,推荐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尽量使用仲裁条款,最主要是因为仲裁裁决在《纽约公约》成员国中可以获得承认和执行,省去了去外国法院诉讼所带来的高额的时间成本、诉讼成本。
问题3:我公司准备去东南亚投资,但在网上找不到当地经营的法律法规,或查询到却没有中文版本,不知有哪些途径可以收集外国的法律法规资料?
imgarr
王偕林律师:国内的官方渠道,有商务部的“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有关于国别地区的投资指南以及政策法规,通常会有当地语言以及英文和中文的版本;中国贸促会的贸法通平台,其中也有关于东南亚的法律法规的查询途径,以及在线有相应的涉外法律专家的答疑;云南的法律服务网中,也有相应的东南亚法律法规的官方立项翻译;此外,也可关注“广东省涉外法律服务网”(网址https://gdfrls.com/),在线咨询相关信息。国际的查询渠道,主要是东盟的官方网站,有东盟的法律数据库,包括成员国的国际条约、国内法律的摘要等。
(以上视频及问答资料仅代表主讲律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以正式有效的法律政策文件为依据)
资讯来源 | 广东省商务厅
原标题:《省市联动促进涉外法律服务发展 上下一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法慧企,粤行越稳”湛江专场活动成功举行》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