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醉
近日,一份涉及多地的“收缩型城市”名单在社交媒体流传,湛江赫然在列,引发本地网友刷屏式讨论。
加上9月2日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少部分收缩型城市未来可能面临整合或裁撤”,更让不少市民心里“咯噔”一下:湛江会不会被“收缩”?
先别慌。
小编溯源发现,这份名单并非国家发改委官方发布,而是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收缩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机理、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中的学术统计,作者为汤凯、刘晓康、王海杰。
没错,只是一篇论文。
论文依据常住人口多年连续流失、经济活跃度下降、建成区空置率等指标,把全国200多个县级及以上城市划入“收缩”范畴,其中湛江等城市因多项指标“踩线”被点名。
下图其实是论文的其中一张图表,并非官方图表。
换言之,这是“学术版”名单,不是“行政版”判决书,更谈不上“明天就撤并”。
什么是“收缩型城市”?2019年国家发改委《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首次写入该概念,指“人口持续净流出、经济活力下降、建成区空心化”的城市,一般分为四类:1. 资源枯竭型;2. 产业变迁型;3. 偏远边缘型;4. 大都市“虹吸”型。
湛江此次“上榜”论文“收缩型城市”,正好对应后三种类型:第一,湛江正由以前的农业的大市向工业型大市转变。第二,湛江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广东最西部。而且湛江目前只有一条时速不算高的动车。故此,湛江还没摆脱偏远边缘型城市的格局。第三,与粤西几个城市和北部湾周边城市相比,湛江出外打工的人比较多,回流的人才不多。而且海南自贸区也吸引很多人过去。
知多D
部门回应:
您好!针对您关注的湛江入围收缩型城市名单的实际情况的问题,现将回复如下:经梳理研究,我市暂未查询到关于“湛江入围收缩型城市名单”的相关文件。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要求,锚定“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高标准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总目标,加快城市发展,为湛江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衷心感谢您对湛江城市发展的关注和关心。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