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农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以下是湛江农垦的历史情况概述:
1. 成立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我国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广东省湛江市设立国营农场,这就是湛江农垦的前身。
2. 发展历程: - 1952年,湛江农垦成立,初期主要经营橡胶、甘蔗、茶叶等作物。 - 1956年,湛江农垦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将个体农民的土地、农具、牲畜等生产资料收归集体所有。 - 1958年,湛江农垦实行人民公社化,将农业生产资料、劳动力、土地等统一管理。 - 1960年代,湛江农垦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如橡胶、咖啡、胡椒等。 - 1970年代,湛江农垦开始引进外资,与香港、澳门等地企业合作,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出口业务。 - 1980年代,湛江农垦进行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 1990年代,湛江农垦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 21世纪初,湛江农垦加快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 现状:如今,湛江农垦已成为我国举报 -
湛江农垦创建地1951年,从新中国的橡胶事业起步,历经五十余年,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开发、种植加工热带和亚热带作物为主,集生产、科研、经营于一体,一二三产业均具规模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隶属于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现有总人口16.9万人,在职职工5万人,土地12万公顷,资产总量68亿,年实现社会总产值3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0余亿元,利税超亿元。
湛江农垦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主要从事糖蔗、剑麻、水果、养殖、橡胶、林木等产业的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总部设在湛江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湛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海陆空交通枢纽和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完善、良好的基础设施。湛江港是中国南方大港,建有30万吨油码头,已与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深水良港; 黎湛铁路、粤海铁路和广湛高速公路、渝湛高速公路,将湛江与中国大西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连接起来;湛江民航机场 为4D级机场,已开通航线20多条,每周航班上百次。垦区位于亚热带区域,光、热、水资源丰富,土地集中连片,适合大面积开发。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优良的开发条件,为湛江农垦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保证。
举报 -
举报